编者按9月21日,接入金融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落下帷幕,引擎“讲稿在眼镜里”、重塑国产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七种语言AI同传等“黑科技”、生态由企业和商协会主导的接入金融各种活动、琳琅满目的引擎展品……都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连日来,重塑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在东博会、生态峰会上走访多家参展参会的接入金融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引擎上市公司,重塑了解广西金融业的生态创新活力与实践成果,探访人工智能与金融深度融合、接入金融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实践创新。
银行机构: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小北,重塑可以给我比个心吗?”9月18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1层广西北部湾银行展厅,印度观众瓦萨话音刚落,广西北部湾银行AI向导“小北”便伸出双手,流畅地完成一个“爱心”手势。国产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
广西北部湾银行展厅,观众瓦萨正和AI向导“小北”互动。记者 冼妍杏 摄
“今年以来,广西北部湾银行已实现DeepSeek、通义千问等多个通用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在智能营销领域已实现8个营销模型及10项外呼场景模型训练和推理部署,转化率提升3.5倍,过件率提升3.4倍。”广西北部湾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崔汉新用一组数据向记者展示AI技术赋能金融服务的成效。
视频摄制:记者 冼妍杏 实习生 李思瑜
从AI机器人的趣味互动,到提供专业金融服务的AI数字人,再到金融赋能AI产业的成果展示,漫步本届东博会各金融机构展厅,AI元素无处不在: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展厅AI智能柜台前,数字人“小蓝”正与观众对话,根据观众现场需求精准推荐信贷产品;桂林银行展厅大屏幕上,数字员工“桂小知”正向观众进行自我介绍,可爱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柳州银行展厅的合作企业展示区里,因“书记同款”走红的迈越科技AI智能眼镜成为全场焦点,观众纷纷试戴……
柳州银行展厅合作企业展示区,观众试戴AI智能眼镜。柳州银行供图
现场观众与广西农商智能柜台AI机器人“小蓝”互动。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供图
金融服务质效提升背后,是金融机构利用人工智能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融合应用创新的实践。
本届东博会上,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与科大讯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人工智能在智慧金融、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金融支持。科大讯飞副总裁、讯飞东盟总部董事长张树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在广西设立科大讯飞东盟总部,为中国和东盟未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创造条件。
针对各国企业对数字科技、先进制造、绿色农业等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需求,中国工商银行联合有关部门为超过2000家中外企业提供对接服务,助力区域企业对接合作。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分行党委委员方怡表示,中国工商银行将加大与东盟国家金融机构、企业的合作力度,在金融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共创。
记者了解到,2025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上,25家银行与17家单位分别签署32项合作协议,签约金额480亿元,涵盖多个人工智能领域相关项目;自治区园区办、科技厅及大数据局等部门发布多项产业基金,共同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体系。
保险机构:从观察者到赋能者
“从早期的品牌亮相、知识普及,到中期的产品对接、风险保障,再到如今的综合服务、生态共建,保险机构已从旁观者逐步成长为区域合作的参与者、赋能者。”对广西保险机构在此次东博会、峰会期间的表现,广西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上述角色升级,恰是区域合作从商品互通向要素互联跨越的生动注脚。
东博会人工智能展馆内的中国太平保险展台。记者 胡戴炜 摄
记者了解到,中国太平保险连续13年成为东博会行业合作伙伴及唯一财产保险承保商,已累计为展会提供约245亿元风险保障;新华保险、国富人寿则分别为交通服务者及参展嘉宾送上出行“安心礼”;中国人寿将数智元素与品牌主题深度融合进行展示……作为金融服务核心力量,今年东博会、峰会上,保险机构正以风险保障者与创新服务者的双重角色,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注入新动能。
“我们将以专业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针对绿色智能交通出海全流程、多场景风险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智慧护航和保险服务。”9月19日上午,中国—东盟商用车产业发展交流会主题演讲环节,平安产险新能源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围绕“如何破解绿色交通企业出海中的风险痛点与保障难题”提出了平安解法。
交流会上,平安产险广西分公司与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绿色智能交通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参与绿色交通出海标准制定,推动商用车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并加强东盟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跨境服务能力,为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东盟市场保驾护航。“从单一保险产品到全流程风险服务,我们正通过科技赋能,让中国商用车‘走出去’更有底气。”平安产险广西分公司重要客户部总监王玉龙说。
人工智能是本届东博会、峰会的热词,也是中国人保的展示重点。东博会B1展厅人保展台内,人工智能与保险金融的融合成果随处可见——数智化风险减量服务、农业标的智能识别、智能陪练、智能外呼、智能质检等功能,直观呈现全流程“智慧升级”。“你们如何判断企业是否符合承保条件?”“靠大数据和AI‘精准画像’。”9月21日,面对企业代表提问,中国人保工作人员雷女士指向展台的万象云数智化风险减量服务平台如此回答。
“今年东博会、峰会的主题,与我们探索AI赋能‘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体系的思路不谋而合。”中国人保相关负责人表示,展会期间,人保高度关注人工智能主题展,与参展企业深入交流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未来将依托AI打造风险管理新范式。
上市公司:借力东博会提升质量
“我们希望会员企业能更好地把握机会,把参与本届东博会、峰会取得的各项成果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广西上市公司的质量。”9月22日,广西上市公司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了解,广西上市公司以多种形式参与本届东博会、峰会,在“AI唱主角、企业为主体”的舞台上积极亮相。润建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桂林国际会展中心展示各种AI“黑科技”,还与相关部门和多家行业协会共同举办2025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交流会,现场发布超30项跨境AI合作成果、签约50多个合作项目,成为本届盛会上备受各界关注的企业之一。受邀参加相关活动的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广东省中心主任、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评价说,润建股份在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双方将持续探索更多合作可能。
润建股份在东博会上亮相。记者 徐天保 摄
全国劳模、柳钢电工技能专家周磊现场演示的钢包测温取样机器人,柳钢携手华为鲲鹏CPU构建的国产化人工智能算力底座等展品,是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柳钢集团在本届东博会上的“流量密码”,吸引了多国客商和媒体的关注。“柳钢一直很重视东博会平台,每次都提前精心准备。”柳钢股份销售中心副总经理郭文帅介绍,目前柳钢集团相关业务已经拓展到8个东盟成员国,“我们将借助RCEP等政策优势,重点拓展出口业务。”
同样在本届东博会上秀实力的还有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由桂冠电力联合广西能源局、广西气象局和南方电网共同研发的“禹衡”能源气象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亮相,并正式入驻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多位前来观展的业内人士认为,“禹衡”的技术优势契合了东盟国家新能源发展需求。桂冠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禹衡”将持续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中国—东盟绿色能源合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广西农投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在本届东博会上重点展示了近年来的创新成果。广农糖业现场展出白砂糖、纸模餐具、生活用纸、蔗渣浆板等系列产品,以此凸显其在延伸产业链、推动产品多元化等方面的努力。“此次参展有力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广农糖业相关负责人表示。